智通財經APP獲悉,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INTC.US) 的競爭對手台積電(TSM.US) 和博通(AVGO.US) 正考慮一項交易計劃,旨在將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芯片製造商一分為二。據瞭解,博通一直在密切關注英特爾的芯片設計與營銷業務,並已與其顧問探討了潛在的收購提議。然而,這一行動的前提是博通能找到一個願意接手英特爾製造業務的合作伙伴。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製造商台積電也在研究控制英特爾部分或全部芯片工廠的可能性,這可能以投資者財團或其他結構的一部分形式來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博通和台積電目前尚未展開合作,且所有相關談判均處於初步階段,基本以非正式形式進行。
據稱,英特爾執行董事長弗蘭克·耶裏(Frank
Yeary)正主導與潛在收購者及特朗普政府官員的討論。鑑於英特爾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這些討論顯得尤為重要。耶裏一直向身邊人士強調,他的目標是實現英特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截至目前,英特爾、博通和台積電尚未對有關評論請求作出迴應。
報道還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不支持外國公司經營英特爾的芯片工廠。儘管白宮支持外國公司在美國投資,但不太可能支持外國實體控制英特爾的工廠。此前,彭博社曾報道,應特朗普的要求,台積電正在考慮收購英特爾工廠的控股權。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團隊在與台積電高管的會晤中提出了兩家公司達成交易的想法,並得到了台積電的積極迴應。
除了協議規定,有關英特爾的收購交易還面臨着運營方面的複雜性。分析表示,英特爾的工廠主要是為生產英特爾芯片而設立的,該公司在過去幾年才開始嘗試為外部客户生產芯片。這意味着,如果按照台積電的方式改造英特爾的工廠以生產先進芯片,將是一個重大且成本高昂的工程挑戰。
還有觀點指出,鑑於特朗普政府對移民的限制性立場,可能會限制其他公司前往美國部署工程師來監督生產。
據悉,英特爾的衰落始於其在先進製程技術上落後台積電,因此飽受採用台積電代工芯片的競爭對手的衝擊。為了應對困境,英特爾已經開始將其芯片製造部門與公司其他部門分離,一些分析師認為這是一系列分拆的前兆。
在過去的一年裏,英特爾一直吸引着收購者的興趣,而自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於去年12月卸任以來,這種興趣更加濃厚。
此外,英特爾也是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推動國內關鍵芯片製造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根據2022年芯片法案,美國政府已向英特爾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作為這項530億美元計劃的最大受益者,英特爾獲得了高達79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在俄亥俄州、亞利桑那州等地建造新工廠。
作為少數既能設計又能製造半導體的芯片製造商之一,英特爾目前市值為1021.9億美元,但過去五年間已下跌近65%。相比之下,台積電的市值為8402.5億美元,約為英特爾的八倍;而博通的市值則高達1.09萬億美元。
台積電的客户包括AI芯片領導者英偉達和AMD(AMD.US) ,這兩家公司都是英特爾在PC和服務器市場的強勁競爭對手。去年下台的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曾在主要客户中對英特爾的製造和人工智能能力寄予厚望,但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導致該芯片製造商失去或取消了多項合同。
去年,英特爾股價下跌了約60%,原因是公司採取的資本密集型舉措(由基辛格倡導的戰略)導致現金流緊張,並最終引發了約15%的裁員。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