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模型的推出使中國AI發展重新引起投資者的關注。憧憬內地大型AI模組將有技術突破,港股承上日升勢,今早(13日)高開100點後,在權重科技股及友邦(01299.HK) +2.950 (+5.359%) 沽空 $5.15億; 比率 15.546% 支撐下,升幅逐漸擴大,午後曾升665點,高見22,523創逾四個月高,最新報22,308,升450點或2.1%,成交2,583.65億元。恒生科指午後曾升4.2%,高見5,503創2022年2月中旬以來近三年高,最新報5,407,升126點或2.4%。
瑞銀認為,AI相關股票擁有估值上漲機會,回顧4G、5G和雲計算時代的經驗,相關公司跑贏50%至100%,這些反彈通常持續一至兩年;反彈浪似乎還未過半(尤其是軟件股)。
相關內容《大行》中金:百度(09888.HK)雲業務受AI推動持續增長 核心廣告業務面臨壓力
百度-SW(09888.HK) +4.000 (+4.678%) 沽空 $4.08億; 比率 24.341% 盤中曾升12%,高見99.6元創近四個月高;現升9.62%,報97.45元,成交31.77億元。百度今日宜布,文心一言將於4月1日凌晨零時起全面免費。
阿里-W(09988.HK) +17.600 (+14.557%) 沽空 $65.37億; 比率 14.705% 確認與蘋果(AAPL.US) 達成合作,為中國iPhone用戶提供AI功能,阿里盤中曾升9.2%,高見124.3元創逾三年高,最新報122元,續升7.2%,成交277.72億元創交投最活躍藍籌。另阿里健康(00241.HK) +0.280 (+4.861%) 沽空 $3.63億; 比率 8.060% 、快手-W(01024.HK) +4.000 (+7.353%) 沽空 $21.51億; 比率 25.058% 升10.6%至12.2%,屬藍籌股表現首兩位。騰訊(00700.HK) +30.200 (+6.204%) 沽空 $52.06億; 比率 13.921% 現報450.8元,升1.49%,成交206.11億元。
內需股受捧,華潤啤酒(00291.HK) -0.200 (-0.811%) 沽空 $1.20億; 比率 27.399% 、美團-W(03690.HK) +6.000 (+3.824%) 沽空 $22.19億; 比率 16.113% 、蒙牛(02319.HK) +0.060 (+0.362%) 沽空 $1.01億; 比率 19.172% 及海底撈(06862.HK) -0.120 (-0.764%) 沽空 $9.31千萬; 比率 23.189% 升4%至6%。申洲(02313.HK) +1.200 (+2.076%) 沽空 $3.53千萬; 比率 13.481% 、李寧(02331.HK) +0.140 (+0.853%) 沽空 $1.01億; 比率 21.460% 及安踏(02020.HK) +0.650 (+0.785%) 沽空 $1.03億; 比率 14.982% 各升2.7%至3.6%。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升小米(01810.HK)目標價至51.7元 料上季業績遠勝預期
權重股友邦盤中曾升見55.6元。現報55.15元,升6.67%,成交35.31億元。以固定匯率計,大摩料友邦去年全年新業務價值將錄得20%按年升幅,重申為首選股。
市場憧憬金沙將恢復派末期息,濠賭股造好,銀娛(00027.HK) -0.350 (-1.173%) 沽空 $9.00千萬; 比率 16.977% 及金沙中國(01928.HK) -0.320 (-1.829%) 沽空 $1.33億; 比率 32.879% 升3.5%至3.6%。
不過,部分早前熱炒股回吐,小米-W(01810.HK) +2.550 (+5.188%) 沽空 $18.30億; 比率 11.605% 自歷史收市高位回落,最新報41.95元,跌4.88%,成交92.62億元。中芯(00981.HK) +3.950 (+7.861%) 沽空 $14.10億; 比率 14.634% 高開低走,盤中曾升見49.6元創歷史高後受壓,午後倒跌3.44%,現報46.3元,成交66.99億元。比亞迪電子(00285.HK) +1.950 (+3.467%) 沽空 $3.10億; 比率 22.109% 盤中升見61.55元屢創歷史高後回落,現報56.7元,倒跌6.44%,成交20.18億元。聯想集團(00992.HK) +1.820 (+15.450%) 沽空 $7.51億; 比率 16.152% 現報12.4元,跌3.13%,成交13.28億元。(da/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2-21 16: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料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短期潛在上升空間仍有5%至15% 留意「中國製造」落後股
AASTOCKS新聞